沉降工程測繪布設步驟
1.確定觀測場地
在確定觀測場地時,首先應考慮工程測繪位的長久性和易于觀測兩個因素。如今的高層居民樓大多附帶有地下配套設施區域;商業樓均要求有地下車庫,在這些區域內布點既能完整地提供整個施工過程的沉降數據,又能達到長期觀測的目的,不但受施工影響小(有時需要施工方的密切配合),而且給觀測工作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
2.沿軸線布點
層面確定以后,沿建筑物設計的軸線布點,可隔線布設(見圖1,隔一或隔二,取決于建筑物的大小),也可隔行交叉布設(見圖2),有時還需要上下交叉(地上,地下)布設。將點連成線,以線構成網,以網代表面,才能控制住整幢大樓,又給繪制各點位沉降曲線圖、各軸線的沉降剖面圖提供了方便。
3.在受力體上布點
確定點位時,應在線的主要受力體上布點。目前,高層建筑物的結構多以框架結構為主,附帶有框剪、框筒等常見的幾種結構形式。這幾種結構的建筑物,它們的柱體、剪力墻、筒體均為受力體,都可選擇工程測繪,但也要注意以下情況。
(1)框架結構
在有些框架結構中,局部通過大梁來承載著一些柱體,這些柱體,將力傳給大梁以后,形成了彎矩、剪力和軸力,這些柱體非真正意義的受力體,一般不要布設工程測繪。
(2)框架剪力墻結構
剪力墻分為落地剪力墻和不落地剪力墻。落地剪力墻直接座落在基礎地板上為受力墻體;而不落地剪力墻和基礎底板沒有直接聯系,不是直接傳力和受力體,因此不能布設工程測繪。
通過受力體來布設工程測繪,較樓板體和基礎板面要好,這是因為板體有彈力的緣故?;A板面因受力體的不同沉降和施工質量等因素,往往會產生局部變形、質地膨脹、裂變等現象,如果將工程測繪埋設在這些部位,所產生的誤差對觀測結果的影響是很難發現的,致使觀測數據虛假,從而降低了觀測成果的質量。只有在受力體上布點,才能準確地提供沉降數據。
4.布設局部特征點
整體網點選定后,可根據建筑物本身的局部特征及設計方的要求來布設局部特征點,通常主要注意以下三點。
(1)地質條件改變處
對于兩種地質類型的變化處,應增設特征點,用于觀測區分不同地質類型的沉降差異。
(2)后澆帶
后澆帶是施工過程中為消除差異沉降引起的基礎底板內力的一種方法。對于沉降觀測而言,在后澆帶處布設特征點,可以觀測因后澆帶的存在兩邊的自然沉降和差異。
(3)基礎形式改變處
不同的基礎形式,存在著不同的沉降結果,在基礎形式改變處加布特征點,可監測兩種基礎形式的沉降差異及局部沉降。
5.點位在受力體上的方向
點位在圖紙上基本確定以后,應根據建筑物的大小或根據工程測繪的點數,將其劃分為若干個觀測閉合環,然后按閉合環確定工程測繪在受力體上的埋設方向,以利于觀測的方便和提高觀測速度。
工程測繪的布設是沉降觀測工作中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工程測繪布設的優劣直接影響到觀測數據能否反映出建筑物的整體沉降趨勢和局部及局部間的沉降特點。因此,在沉降觀測工作中,數據獲取的精度固然重要,但工程測繪的布設也應引起大家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