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沉降觀測做法
?。?)濰坊沉降觀測進行該類工作須先進行實施觀測的位置即觀察是否有沉降發生的觀測點的設置。而且此類觀測點應該根據建筑物的自身情況如規則或不規則形狀,采用框架、框剪或筒體等其它結構形式、處于軟土地基或復合地基等地質條件、樁位布置情形等因素綜合考慮,使之布設在能敏感反映建筑物基礎發生變化的位置。對于西南地區的建筑物而言一般布設在建筑物四角、差異沉降量大的位置、地質條件有明顯不同的區段以及沉降縫的 2 側。埋設時務必通過焊接等方式確保觀測點與建筑物的內部聯結要牢靠,使得觀測點的變化與建筑物的變化情況盡量同步 。
(2)觀察發生變化的時間間隔也稱沉降觀測的周期的選擇問題。經過實踐發現如果觀測的間隔時間選擇得當就能更細致的反映出建筑物的沉降變形規律。因此,此類沉降觀測對時間的選擇有嚴格的限制條件,一定要確保一次觀測須一定要在基礎已經承受少量的荷載且承受的荷載有限時按時進行,否則沉降觀測得到的初始數據屬于不完整或是有缺陷的,從而使整個觀測得不到完整的觀測結果,以致不能詳細地反映在該荷載增加的過程中基礎發生的變形情況。其它各階段的測量工作一定要根據工程進展情況定時進行,不得漏測或補測,只有這樣,才能得到準確的沉降情況或規律,也才能對于建筑物的穩定性有 1 個更好的認知。通常情況下認為建筑在砂類土層上的建筑物,其沉降在施工過程中已完成大部分的下沉和反彈,而建筑在粘土類土層上的建筑物,其沉降在施工期間只是整個沉降量的一部分,在封頂或竣工后仍然需要進行一定次數的觀測,但是觀測周期應當延長即周期發生了變化。根據工作經驗,在施工階段,觀測的頻率要大些,按層數的增加或荷載的增加確定觀測周期。沉降是否進入穩定階段,應由沉降量與時間關系曲線判定。對于一般工程的該類觀測,若沉降速度小于 1 個具體的數值如小于 0.01~0.04 mm/d,可認為進入穩定階段,具體取值應根據各地區地基土的壓縮性確定。
?。?)濰坊沉降觀測最后需要提及到沉降觀測的精度。一般按照國家二等水準測量要求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