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沉降觀測的操作方法
濰坊沉降觀測的操作方法
1、儀器:
水準尺應使用受環境及溫差變化影響小的高精度鋁合金水準尺。在不具備鋁合金水準尺的情況下,使用一般塔尺時應盡量使用一段標尺。水準儀的精度不低于DS3級別。
2、觀測時間:
相鄰的兩次時間間隔稱為一個觀測周期,都須按施測方案中規定的觀測周期準時進行。
3、觀測點的設置:
沉降觀測點要埋設在能反映建(構)物沉降特征且便于觀測的位置。相鄰點之間間距以15-30m為宜,均勻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圍(埋設的沉降觀測點要符合各施工階段的觀測要求,特別要考慮到裝修裝飾階段因墻或柱飾面施工而破壞或掩蓋住觀點)。
4、沉降觀測的五定:
所謂“五定”,即通常所說的沉降觀測依據的基準點、工作基點和被觀測物上的沉降觀測點,點位要穩定。所用儀器、設備要穩定。觀測人員要穩定。觀測時的環境條件基本上要一致。觀測路線、鏡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5、在觀測過程中,做到步步有校核。
?、偾昂笠暰唷?0m,前后視距差≤1.0m
?、诔两涤^測點相對于后視點的高差容差應≤1.0mm。
6、建立固定的觀測路線:
在控制點與沉降觀測點之間建立固定的觀測路線,并在架設儀器站點與轉點處做好標記樁,保證各次觀測均沿統一路線。
7、埋入墻體的觀測點
材料應采用直徑不小于12毫米的元鋼,一般埋人深度不小于12厘米,鋼筋外端要有90°彎鉤彎上,并稍離墻體,以便于置尺測量。
8、框架結構的建筑物每二層觀測一次,竣工后再觀測一次。
9、水準點是對各觀測點沉降的基準點
一定要選定相對固定的穩定的其他建筑物等適當部位,一般不少于2個。
10、每次觀察均需采用環形閉合方法,當場進行檢查。
同一觀測點的兩次觀測之差不得大于1毫米。
11、完成沉降觀測工作,要先繪制好沉降觀測示意圖并對每次沉降觀測認真做好記錄。
1)沉降觀測示意圖應畫出建筑物的底層平面示意圖,注明觀測點的位置和編號,注明水準基點的位置、編號和標高及水準點與建筑物的距離。并在圖上注明觀測點所用材料、埋
入墻體深度、離開墻體的距離。
2)沉降觀測的記錄應采用建設部制定的統一表格。觀測的數據須經過嚴格核對無誤,方可記錄,不得任意更改。當各觀測點一次觀測時,標高相同時要如實填寫,其沉降量為零。以后每次的沉降量為本次標高與前次標高之差,累計沉降量則為各觀測點本次標高與一次標高之差。
12、沉降觀測點的設置:
如建筑物四角,沉降縫兩側,荷載有變化的部位。
13.如中途停工時間較長,應在停工時和復工時進行觀測。
筑物封頂或竣工后,一般每月觀測一次,如果沉降速度減緩,可改為2~3個月觀測一次,直至沉降穩定為止。
14、觀測方法觀測時注意要點:
先后視水準基點,接著依次前視各沉降觀測點,最后再次后視該水準基點,兩次后視讀數之差不應超過±1mm。另外,沉降觀測的水準路線(從一個水準基點到另一個水準基點)應為閉合水準路線。
15、精度要求沉降觀測的精度應根據建筑物的性質而定。
1)多層建筑物的沉降觀測,可采用DS3水準儀,用普通水準測量的方法進行,其水準路線的閉合差不應超過±2.0×n的開方mm(n測站數)。
2)高層建筑物的沉降觀測,則應采用DS1水準儀,用二等水準測量的方法進行,其水準路線的閉合差不應超過±1.0×n的開方mm(n為測站數)。